emc易倍·(股份有限公司)官方网站

emc易倍·活力课堂:初中体育《立定跳远》说课设计

清晨的操场还沾着露水,我站在器材室门口整理教案,指尖划过《立定跳远》的课件封面——这节看似简单的跳跃课,藏着多少能让青春跃动的秘密?今天,我要把这堂课的设计思路,像拆解一只会飞的纸飞机一样,慢慢展开给大家听。

emc易倍·活力课堂:初中体育《立定跳远》说课设计

一、教材里的“跳跃密码”:为何选择立定跳远?

立定跳远不是简单的“往前蹦”,它是田径项目中融合了爆发力、协调性与节奏感的“综合考验”。对于初中生而言,《立定跳远》既是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》中“发展下肢力量与灵敏素质”的核心载体,也是连接“趣味体育”与“竞技体育”的桥梁——它不需要复杂器械,却能让学生在一次次腾空中感受“突破自我”的快感。

教材的重点藏在“预摆—蹬地—腾空—落地”的四拍节奏里:预摆像拉满的弓弦,蹬地是弓箭离弦的瞬间,腾空时身体要像展翅的鹰,落地则需稳如磐石。而难点,恰恰是让这四个动作“一气呵成”——许多学生要么“蹬地无力像瘸腿青蛙”,要么“落地不稳像踩香蕉皮”,这正是我们需要攻克的“成长关卡”。

二、学生是“运动小达人”吗?他们的需求藏在这里

面对初二的学生,我得先读懂他们的“运动DNA”:他们刚告别童年的懵懂,身体发育进入“力量爆发期”,却总爱把“逞强”挂在嘴边;他们喜欢挑战,却又怕在同学面前出丑;他们对“游戏化学习”毫无抵抗力,却对枯燥的重复练习嗤之以鼻。

去年教过的班里有位男生,明明腿部力量不错,可立定跳远总是差半米。后来我发现,他其实是“害怕失败”——于是我在课上故意让他当“小裁判”,给同学测距离,没想到他悄悄告诉我:“老师,其实我也想跳远,就是怕别人笑。” 这句话像根针,扎破了我对“学生需求”的认知:他们需要的不是“命令式训练”,而是“被看见的勇气”。

三、目标:让每一步都充满力量,而非分数

基于教材与学生,我的教学目标分三层递进:
知识与技能:95%的学生能说出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,80%能完成“预摆充分、蹬地有力、落地稳定”的标准动作;
过程与方法:通过“分解练习+游戏竞赛”,提升肢体协调性与团队协作能力;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在挑战中学会“接纳不完美”,在互助中体会“共同成长”。

比起“必须跳多远”,我更在意“学生是否敢跳、爱跳”——毕竟,体育的本质是“让人爱上运动本身”。

四、方法:玩着学,跳着练,把课堂变成游乐场

教法上,我主打“三招鲜”:

  1. 情境创设法:把操场变成“青蛙王国”,用“小青蛙找妈妈”的游戏导入,让学生自然进入“跳跃状态”;
  2. 分层示范法:先做标准动作,再展示“错误版本”(比如“弯腰跳”“碎步跳”),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“什么是正确”;
  3. 激励评价法:设立“最佳姿态奖”“最大进步奖”,哪怕只跳远了一厘米,也要大声表扬。

学法则是“自主+合作”:学生先看微课自学动作,再两人一组互相纠正;分组练习时,每组设“安全员”和“记录员”,既保证安全,又培养责任感。

emc易倍·活力课堂:初中体育《立定跳远》说课设计

五、流程:从热身到跃动,每一步都有“小心思”

一堂40分钟的课,我把它分成“四幕剧”:
第一幕:热身——唤醒身体的小雷达
用“音乐热身操”代替传统跑步,搭配《孤勇者》的鼓点,让学生跟着节奏转肩、踢腿、高抬腿,身体像上了发条的玩具,瞬间活跃起来。

第二幕:新授——把动作拆成“积木块”
先讲“预摆”:双手后摆如拉弓,膝盖弯曲蓄能量;再讲“蹬地”:脚掌用力蹬地面,手臂向前上方摆;接着“腾空”:收腹提膝像抱球,落地屈膝缓冲好。每讲一个环节,就让学生练习10次,教师巡回指导,用“你刚才预摆很充分,要是再快一点就更棒了”这样的具体反馈替代笼统的“做得好”。

第三幕:巩固——在游戏中“跳”出火花
设置三个难度级:初级区(1.5米)、中级区(1.8米)、高级区(2.1米),让学生自由选择挑战;再进行“接力赛”:每组派两名代表,一人跳远一人测量,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。这时候,平时不爱动的女生也会攥紧拳头喊“加油”,因为她们知道,“参与比胜负更重要”。

第四幕:放松——让心跳慢慢“落下来”
用“太极养生操”代替剧烈拉伸,配合轻柔的音乐,引导学生深呼吸、抖动四肢,最后围成一圈分享“今天的收获”——有的说“我终于敢跳过1.8米了”,有的说“我觉得和同桌配合得很默契”,这些话像颗糖,甜进了心里。

六、板书:把知识“贴”在墙上,让记忆“活”起来

黑板右侧,我会画一幅简笔画:一个卡通小人正在做立定跳远,旁边标注“预摆—蹬地—腾空—落地”四个关键词,再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“重点:蹬地有力”“难点:动作连贯”。下课时,学生路过黑板,总会忍不住再看两眼——原来抽象的动作要领,也能变得这么生动。

合上教案,我仿佛已经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跃动的身影。体育说课从不是“纸上谈兵”,而是要把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理念,融进每一个教学环节。就像立定跳远一样,我们既要教会学生“怎么跳”,更要让他们懂得“为什么要跳”——因为每一次腾空,都是对自我的超越;每一滴汗水,都在书写成长的诗行。

这,就是我心中的体育课堂。

作者:momo119655,本文地址:https://jxshenen.com/?id=91,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emc易倍·(股份有限公司)官方网站

评论专区

留言:

在线报名

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,我们将回复您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