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c易倍·绿茵之上的万州史诗:体育场里的烟火与星光
记得七岁那年的夏天,父亲牵着我的手穿过体育场斑驳的铁门,热浪裹挟着青草香扑面而来。看台上早已人声鼎沸,像一锅沸腾的粥,我攥紧父亲的衣角,却被前方绿茵场上奔跑的身影吸引——那是万州队的主场比赛,球员们的球衣在阳光下闪着光,观众的呐喊如潮水般涌来,震得耳膜发疼。那一刻,我知道,这个叫“体育场”的地方,藏着这座城市最鲜活的心跳。


老式的看台由水泥浇筑而成,层层叠叠向远方延伸,像一群沉默的巨人环抱着赛场。顶部的灯光架在暮色中亮起时,整片场地被染成暖金色,草坪像一块巨大的翡翠,泛着湿润的光泽。偶尔有风掠过,带来远处小吃摊的香气——烤肠的滋滋声、凉面的酸辣味,混着汗水的咸涩,成了记忆中最鲜活的底色。那时的我总爱蹲在场地边缘,看工作人员用长长的水管给草坪浇水,水珠溅在鞋尖,凉丝丝的,像是触摸到了夏日的呼吸。
如今再去,体育场早已翻新,塑胶跑道泛着崭新的光泽,电子屏幕取代了旧时的广播喇叭。但不变的是,每天清晨总有老人沿着跑道慢跑,他们的脚步轻快,像在和岁月较劲;傍晚时分,年轻的足球爱好者会聚在草坪上,球鞋摩擦草地的声音清脆悦耳,笑声惊飞了栖息在灯柱上的麻雀。还有那些带着孩子来的家长,指着场边的广告牌教孩子认字,阳光透过指缝洒在他们脸上,暖洋洋的。上周我碰到一位退休教师,他说年轻时曾在这里当过志愿者,“那时没空调,我们就搬着风扇给球员降温”,他摸着崭新的座椅感慨,“变的是设施,不变的是大家对这片场地的感情”。
有人说,体育场是城市的肺,吸纳着生活的疲惫,吐纳着希望的氧气。于万州而言,它更像一个时光胶囊,封存着几代人的青春与热血。我曾见过暴雨天里,球迷们挤在屋檐下为球队加油,雨水打湿了衣衫却浇不灭热情;也见过夺冠后,整个城市彻夜狂欢,烟花在体育场上空绽放,照亮了一张张笑靥。那些呐喊、泪水、拥抱,都成了这座城最珍贵的注脚。去年冬天,我在体育场旁的咖啡馆遇到一位老球迷,他捧着热咖啡说:“我儿子现在在国外踢球,每次视频都要问‘家乡的球场怎么样了’。”他的眼神里闪着光,像是在说一件无比骄傲的事。
上周路过体育场,正赶上一场业余联赛。夕阳把球员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他们奔跑、传球、射门,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。我突然想起童年的自己,也曾幻想过在这片绿茵场上驰骋。如今虽未实现,但看着眼前的一切,忽然明白:体育场从不是冰冷的建筑,它是无数个“我”的梦想起点,是城市精神的具象化表达。当夜幕降临,灯光亮起,这里依然是万州最亮的星,照着每一个追梦的人,向前走。而那些藏在绿茵深处的烟火气与星光,终将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,永不褪色的故乡记忆。
留言: